北京晚报讯(记者安然)醉驾入刑一个月,北京的酒后驾车形势发生了质的变化。记者上午从市交管局获悉,从5月1日至5月30日,被交警查获的酒驾行为共有1024起,同比下降81%,其中醉驾89起,下降79.2%。特别是在高晓松醉驾案件发生之后,北京每天发生醉驾的平均数明显走低。
记者截取了3个时间点进行分析后发现,5月份,醉驾案件逐日减少。从5月1日到5月3日中午,北京各交通支队查获10名以上醉驾人员,每日平均数超过3.33。至17日,查获的醉驾者上升到52人,但每日平均数则下降到3.05。根据最新的统计数字,前30天内,落网醉驾人员共有89名,每日平均数降至2.96。如果单独统计后13天,每日平均数则是2.84。
部分一线交警也有同样的感受。记者从东城、朝阳等交通支队了解到,以往每次夜查,落网的醉驾者基本会稳定在1到2个,而最近则往往连续几天一个都没有。
在法院和交管部门通报的酒驾案件中,司机们驾驶的车辆中除了大客车、出租车之外已经应有尽有,大货、小客、摩托车、农用车,林林总总一应俱全。
醉驾入刑以来,特别是媒体大量报道的高晓松醉驾肇事案件之后,北京的司机们普遍感受到了比较大的压力。尽管对普通市民而言,以往醉驾被拘留15天同样难以承受,但总有人抱有侥幸心理,觉得可以躲开夜查岗位。然而,在近期警方夜查的强大攻势以及醉驾入刑的宣传之下,这种侥幸心理大大减少,对拘役1到6个月的畏惧明显占了上风。
醉驾者减少,夜间出行市民的安全感则明显增强。夜班的哥赵先生说:“最近,路上开车也感觉到有变化,不管不顾肆意乱开的人确实少了。而且不少喝了点酒的人都打车回家,在车上还叨唠,就盼着碰见夜查的交警,证明自己的小心谨慎没白费。”
记者从交管部门了解到,尽管目前每次夜查的收获减少,但民警的工作力度则在继续加强。从2006年年底开始,北京警方始终在强化针对酒后驾车、涉牌等严重违法行为的高压打击,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醉驾入刑之后,处罚大大增加,对于民警执法的要求也越来越强。一个月内,警方除了严格按照执法程序培训所有一线交警,还增设了大量如阻车器之类的新式执法设备,提高民警的执法能力及安全性。据一线民警介绍,很多醉驾的司机其实心里非常清楚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因此抗拒执法的心态也就更强烈。警方正根据执法中的现实情况,随时调整工作时间和模式,应对违法者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