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护新苗:2.5万林业员将上岗
护新苗:2.5万林业员将上岗
[发布时间]2012/4/30 0:00:00  [访问次数]
浇水剪枝精细活 要种一棵活一棵

护新苗:2.5万林业员将上岗

北京日报通讯员 张丽 记者 祁梦竹

  紧盯着路边新栽下的苗木,哪棵缺水、哪棵该剪枝,“火眼金睛”所过之处无一遗漏,“丁点儿也马虎不得。”通州区西集镇的吴辉,从本月起有了个新身份——林业员。

  “待25万亩造林工程完工后,本市25000多名林业员将陆续上岗,担负起千万株苗木的管护重任。”市园林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五一”假期的第一天,本应是休息的日子,但早晨6时,吴辉就赶到了他负责的那片新林里。

  林子在通州西集镇通香路路边,新栽种的一株株碧桃在朝阳中绽放出金丝般的花蕊,可吴辉却无暇顾及春色。

  他眼里净踅摸着哪儿的树歪了、倒了,哪儿缺苗、死苗,哪棵长势弱了,哪棵该剪枝了。

  “护苗的学问大着呢。”吴辉讲解,“东倒西歪都正常,说明水浇透了,密实度不够才倒。”他边说边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护苗秘籍”。

  身后这段1700米长的绿化带是由他负责的。新林已颇具规模,修剪整齐的木槿、紫叶李,还有一排排高大的白杨。

  “树栽完了,养护工作可才刚开始。”吴辉说,精细修剪、浇水、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都属于养护中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活儿。

  “这是昨天栽下的北海道黄杨,种之前已经粗剪过一次,现在再精剪,剪出树形来。”吴辉边说边麻利地修剪,手里一把将近两尺长的大剪刀灵活自如,“咔嚓咔嚓”不停。半个小时之后,剪刀下出现了一段造型自然流畅的绿屏。

  吴辉告诉记者,不同树种不同时期的修剪手法都不同。三月是苗木的生长期,适当修剪即可,如今已经过生长期,在保证树形的前提下尽量多剪掉一些枝叶,是怕养分供不上,影响成活。

  不远处,隔离带上也有一排紫叶李,都剪得相对高一些,吴辉说那些苗木将近一米五高,除了绿化,还有夜间为司机遮挡对面车道灯光的用途,所以不宜太低。

  没想到一个剪枝就有这么多门道。从事绿化养护的活儿有十多年了,吴辉负责的这片儿没出现一棵死苗,成活率100%。

  修剪有门道,浇水也很关键,尤其是前三水。“种树时浇的是头遍水,九成苗木都能浇透。”

  头遍水浇九成,那剩下那一成怎么办?“新栽树在两天以后,都得再浇一遍水,这时候就全浇透了。”吴辉说,树苗运到地里,养分和水分多被叶子吸走了,前两水主要供给树干,补充流失的水分,“四五天以后还要浇第三水,第三水才能存在树坑里,保证树木生长。”

  说话间,吴辉提着水桶已经给这排北海道黄杨补了十多桶水。

  干着活儿,时间也过得飞快,看表已是上午11时,吴辉后背的衬衫被汗水打湿了一片,他随意拿起毛巾抹了两把,又提起剪刀忙活起来。

 
关于我们服务条款和声明广告服务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14040435 京B2-20070152 域名注册服务批文号:信部电函[2005]263号 京ICP证000012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0217035号

Copyright © 2010-2011北京眼镜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