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小圆球”撞开欧美大市场
“小圆球”撞开欧美大市场
[发布时间]2012/5/14 0:00:00  [访问次数]
实时监测高压线路温度 北京自主技术全球独一份

“小圆球”撞开欧美大市场

  由国智恒集团研发的北斗卫星超高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
  北京日报记者 孙戉摄
  安装在高压线上,用来在线监测导线温度及覆冰状态的球形装置。 北京日报记者 孙戉摄

  北京日报记者 董长青

  层峦叠嶂之间,穿行着一条条高压线。靠近高压线塔的地方,串着足球大小的圆球。从远处看过去,高压线上星星点点,布满了圆球。

  走进中关村企业北京国智恒公司的展览室,面积足有十几平方米的高压输电线路模型摆在正中间。用手摩挲着高压线上串着的圆球,国智恒董事长兼总裁吕建光介绍,“这可是我们的拳头产品,一个要卖4万元,而且马上就要出口美国了。”

  用手摸向“小圆球”,触手光滑,手指尖传来一股凉意,像是铝合金。吕建光将圆球两端的螺丝拧开,它就像西瓜一样分成了两半,里边装着一些导线、铜丝和线路板。放在手上掂量掂量,重量大约有四五斤。

  “看样子,产品的材料很普通啊,为什么一个小圆球都抵得上一辆QQ汽车了?”记者很不解。

  “材料的确很普通,制造过程都是通过代工厂完成的,然后我们总装、调试。为什么要卖4万元呢?就体现在这张芯片上。这是我们用了四五年时间自主研发的成果,全球独一份。”吕建光说,有了这个产品,每公里高压线路上的温度都能随时掌控,借此提高高压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

  对于一条高压线路来说,输电量加大会使线路温度增高,容易造成电网起火等隐患。我国规定高压线路的温度不能高过70℃。以往,电力输送途中没有实时监测系统,只能按经验来操作,就像在限速道路上开车却看不到车速表一样。为防止温度过高酿成火灾等重大事故,输电企业通常会留出很大的温度余量。

  国智恒的目标,就是研发出高压线路的“测温表”,即“智能超高压输电线路动态增容技术”。就是在输电线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大约1公里)设置一个监测装置,监测输电线路的温度、风向等微气象等数据,并通过北斗导航系统将数据传送给输电企业的监控平台。这样一来,就可以根据实际温度,提高输电量。

  看似简单的产品,却克服了好几大技术难点:一是解决了低压用电,将高压电转换为监测产品工作所需的低压电;二是在高压电产生的强磁场下,温度和风向监测部件能够正常工作。

  2010年3月,该系统被应用于华东电网沥富沥阳项目,经过两年多的运行,平均提高输电能力20%。目前,光这一个“小圆球”,国智恒已经申请了20多项专利,还要再申请200多项。

  美国智能电网技术巨头拉森集团看中了这项技术,邀请美国国家电网公司、ABB等公司专家对此进行论证。专家们一致认为:该技术填补了美国电力增容领域的空白。拉森与国智恒计划共同开拓美国及北美市场。拉森甚至估计,该技术前期仅在美国每年就能带来80亿美元以上的收益。

  目前,国智恒正组织公司100余名骨干员工,按照美国标准进行软硬件的最后准备,年底将完成美国的入网测试和挂网试点,明年开始在美国批量挂网。

  向发达国家输出技术,国智恒不是北京企业中的惟一一家。仅今年一季度,就有德青源的规模化沼气发电技术、华锐风电的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恒瑞美联的TFT非晶硅X射线机探测器、健能隆的肿瘤放化疗新药等向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输出,涵盖了新能源、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各个领域。这些企业利用自主研发的技术和产品,在全世界打响了“北京创造”的名头。    

  数据显示,今年1-2月,中关村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93.3亿元,同比增长26.1%,增速创12个月以来的新高。同期实现技术收入298.8亿元,同比增长19.4%。而在今年一季度,示范区及北京市成交技术合同1.3万份,同比增长超过30%,成交额约700亿元。

  “技术的积累远非一朝一夕之功。在大部分领域,中关村企业还是一个‘追赶者’的角色,但在移动互联网、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部分细分领域,中关村企业通过持续多年的研发,已经和全世界的领军企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中关村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

 
关于我们服务条款和声明广告服务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14040435 京B2-20070152 域名注册服务批文号:信部电函[2005]263号 京ICP证000012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0217035号

Copyright © 2010-2011北京眼镜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