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未来必将更美好
未来必将更美好
[发布时间]2012/10/8 0:00:00  [访问次数]

—— 北京“百姓宣讲团”成员寄语党的十八大

 他们来自首都各行各业;他们以自己的亲历、亲为、亲闻的故事,见证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社会变迁和生活变化;他们用朴实无华的话语,传达着基层百姓对党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9月份以来,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北京市委讲师团专门成立了迎接党的十八大“党在百姓心中”百姓宣讲团,深入全市街道、乡镇、机关、学校、企事业等基层单位进行巡回宣讲。记者走近“百姓宣讲团”成员,和他们分享难忘的人生体验和对党的十八大的期待。

 毛众,北京西城区天桥社区居民,也是天桥社区曲艺队的文化志愿者。9月份以来,毛众和其他宣讲团成员到基层单位进行了7场宣讲活动,他以《天桥,我的爱》为题讲述了社区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老天桥演艺区焕发生机的故事。

 2011年10月底,政府正式启动天桥演艺园区项目建设的消息,让年过六旬的毛众再次燃起了对搞曲艺文化活动的热情:咱天桥地区新的文化春天来了!他和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一拍即合,为了配合天桥演艺园区的建设,办个社区曲艺队,丰富小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尽管是纯业余、纯草根,但百姓演、演百姓,社区曲艺队很快搞得红红火火。

 提起党组织,来自房山区城关街道东街村的宣讲员田凤玲也有一肚子心里话。今年“7·21”特大暴雨中,田凤玲一家15口人挤在孤岛一样的屋顶上,快要绝望的时候,手机响了,电话里传出村支部副书记刘振莲的声音:“老田,没事吧。别着急,市里、区里都派人来了,大部队都在村口呢,就是水太大,进不去,正找船呢。你们再坚持一会儿。”最终,经过连夜救援,她家15口人安全脱险,全村400多人也无一死亡。回忆起这一幕,田凤玲感慨地说:“关键时刻,党和政府才是我们的主心骨呀。”

 眼下,田凤玲全家都住在政府搭建的安置活动板房里,尽管生活还相对比较艰苦,但她对未来一点不担心。“我打心眼里感谢党,也相信党的十八大的召开,能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福音。”

 在宣讲团成员中,有北京儿童医院的医生贾立群。他医术高明,以至于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做B超时,都点名做“贾立群B超”;他医德高尚,为了拒收红包,他让护士长把白大褂的兜口给缝死。

 贾立群最关心的还是老百姓看病难问题。他说,这几年,政府医改力度很大,比如病人挂号难问题已得到改善,我希望党的十八大之后,医改的力度能够更大,特别是政府能出台更多措施,提高县、乡等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这样全国各地的老百姓看病就不用再往大城市挤了。

 新华社记者 赵仁伟  

 (据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  

 
关于我们服务条款和声明广告服务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14040435 京B2-20070152 域名注册服务批文号:信部电函[2005]263号 京ICP证000012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0217035号

Copyright © 2010-2011北京眼镜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