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孙奇茹
周日早上8点20分,清晨的寒意还未散去。在西交民巷社区前门西大街71号院,几个身穿“共产党员服务队”红马甲的人背着工具箱进院。“你们来啦!”屋里的赵希均熟悉地跟他们打起了招呼。
46岁的赵希均是独居的低保户,腿部残疾;这些身穿红马甲的是首都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城区供电公司分队的队员。逢人就发名片,逢下雨就来义务检修电路,如今,党员服务队员们早成了街坊们眼里的老熟人。
他们今天来给赵希均家改造老旧、过细的线路,加装新插座。
走进院里,抬头一看,从院子引入屋内的电线散乱地搭在木质的窗棱上,几年的风吹日晒,原本亮红色、亮蓝色的火线和零线已经发黄。
“我腿脚不方便,这电线都是5年前街坊邻居帮我接进来的。也知道不大安全,可老麻烦邻居们,实在过意不去。”赵希均说。
不过,党员服务队员们的热情容不得他“不好意思”。每周一次进21个挂牌单位和社区回访、定期检查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家庭用电情况……这样的频率下,大大小小的用电需求和安全隐患都被服务队看在了眼里。
3个月前,服务队刚刚为赵希均家装上了遥控小夜灯。提起这隔墙也能控制的遥控小夜灯,赵希均赞不绝口:“晚上喝水、起夜,不用再摸黑找灯绳了!”站在卧室里,摁下10厘米长、2指宽小遥控器的开关,“啪嗒”一声,客厅里的小夜灯亮了,赵希均乐呵呵地给记者演示了起来。这样的小夜灯,服务队已经免费为空巢老人、残疾人居民安装了近200个。
就在安装小夜灯时,细心的队员们还在赵希均家发现了不少问题:电线太细、容易发热、线路老旧并且接入不规范。
“社区正在进行煤改电工程,到时家里用电负荷上去了,这老线路可就靠不住了。”党员服务队队长陈牧云说,这回他们要把25平方毫米粗的旧线换成40平方毫米的。
“我想到的、想不到的,他们都给解决了。”赵希均欣慰地说。这不,为了方便起居,队员们不仅要更换老旧线路,还要帮他在床头加装一个插座。“太好了,虽然有小夜灯,不用再摸黑找大灯的开关,可有了这个插座,床边能插床头灯了,在床上看看书也方便。”
戴上安全帽和防护手套,选好了新插座打孔的位置,一个队员从工具箱掏出电钻和一个硬纸板。“这硬纸板是干嘛用的?”记者好奇地问道。
话音刚落,电钻声响起,只见梯上的人操作电钻、梯下的人踮着脚捧着硬纸板,把电钻钻出来的一撮撮细土接了个干净,“这是我们提前准备好的纸板,灰别弄地板上喽,不然赵师傅还得扫!”
“新电线和屋里原有的电线要多缠两圈,接触充分,也安全。”这边说着,那边梯子上的人已经麻利地接通了线,搭上了与墙色接近的槽板,把墙上的电线安全地“藏”了起来。装好插座,队员们又从工具箱里掏出了随身携带的台灯,插上,“亮了,通啦!”
1个小时后,改装工作完毕。“赵师傅,我们24小时开机,有什么事您随时打电话!”一位队员说。
刚刚踏出院门,陈牧云和队员们又在街边开起了工作会议:“社区马上煤改电了,不少居民担心变电器的安全问题,我跟居委会的谭书记约好了,下周二跟居民开个安全常识宣讲会,让他们用得安全放心。咱们今天再加个班,小罗搜集资料、李利做PPT,启鹏录视频……”
据悉,国家电网首都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城区供电公司分队于2009年成立起,陆续与21个社区、单位建立了挂牌服务关系。免费安装遥控小夜灯、给平房院落安装公共照明、给孩子们上“假期电力课堂”……服务队已经义务服务了409次,累计17000人次受益。“老百姓用电没小事,能让他们安全、方便,我们就打心眼里高兴。”队员李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