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记者 涂露芳
10月27日,注定成为北京汽车工业的里程碑。
北汽集团国内一流的自主品牌研发基地与高端生产基地在这一天双双建成启用,向世人展示出消化吸收萨博技术后的自主创新阶段性成果。明年春节后,高端基地首款车型C70G将出击国内中高端车市,而研发基地一年十几款全新及改款车型的开发能力,将为起步较晚的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驶入快车道提供强劲动力。
高端突围的引擎
首都机场东北方向不远,北汽研发基地的办公大楼晶莹剔透,高大的玻璃幕墙、稳定受力的红色倾斜立柱,与T3航站楼异曲同工。
这座被人们昵称为“T4”的庞然大物,由宝马、奥迪汽车技术中心的设计单位德国GKK公司参与设计,总建筑面积17.4万平方米,是继T3、鸟巢、水立方之后北京最大的单体建筑之一。
从空中俯瞰,研发大楼的整体流线造型恰似一辆银色跑车。而成功收购萨博核心知识产权以来,苦练“内功”高强度研发的北汽乘用车自主品牌,也正如跑车般蓄势待发。
步入30多米高的开阔前厅,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最新产品和规划车型一字排开,C60、C70、C90、B80、B90W……精致的外观造型让参观者眼前一亮,丰富的产品线透出多年积淀后自主创新的厚实“家底”。
研发大楼圆筒状的核心建筑区,北汽造型中心的中外设计团队已经进驻,两辆黄褐色油泥覆盖的汽车,是尚未最后定型、高度机密的新款车型。这里拥有完整先进的设计流程软、硬件,能独立完成产品外观、内饰、色彩材质的设计开发,一款款代表北汽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新车将在这里孵化。
“我们既有原始创新,也有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再创新的成果。” 北汽集团副总经理、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韩永贵表示,研发基地的建成启用,显示出北汽自主品牌国内一流的产品设计研发能力,并具备向国际先进水准看齐的竞争实力。
2009年,对萨博2亿美元的技术收购,北汽人最看重的是1000G技术资料“Know-How”,这是萨博七十年造车经验与技术诀窍,覆盖整车开发、制造工艺、供应链管理、质量控制等核心系统。如今,通过对萨博技术的全面吸收再创新,北汽专利申报已达800多项,基本形成了乘用车研发的自主创新完整体系。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整合国际资源,才能从高起点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产品,实现自主品牌的高端突围。”北汽研究总院相关负责人透露,北汽集团在意大利都灵也设立了造型工作室,还将在瑞典设立动力总成研发中心,在美国、日本设立整车和内饰研发机构,打造布局全球的自主研发体系。
按规划,整个“十二五”期间,北汽研发基地将陆续推进五个轿车平台、三个越野车平台和一个交叉型平台,开发并投产共计20多款新车。
参照欧洲制造水平
天竺空港开发区C区,去年6月3日才打下第一根桩的北汽自主品牌高端基地,已经崛起一大片现代化厂房。60.18亿元打造的冲压分厂、车身分厂、涂装分厂、总装分厂,均参照欧洲汽车工厂的高标准进行建设。
经过持续数月的紧张调试,高端基地生产线27日正式启动,85台先进的ABB机器人各就其位,闪转腾挪间完成高精度的车身焊接与装配,总装线上数十辆C70G陆续进入下线前的最后环节。
“可以实现4种车型共线生产,如果24小时运转,一天能出1200辆车。”总装分厂厂长李极目透露,高端基地生产线主要设备都是萨博原生产体系的供应商,如德国杜尔、ABB等,项目自动化率超过80%,零部件配套70%至80%来自国际供应商和品牌供应商,以确保产品的高端品质。
目前,高端基地先期将投产计划明年上市的中高端车型C70G和越野车B40V,一期产能年产15万台,到2015年实现30万台的生产能力。
“从整体看,高端基地生产实力在国内自主品牌中绝对一流,对比一汽大众、上海通用等合资车企也不逊色。”李极目介绍,北汽自主品牌的底盘合装、模块化装配、检测技术等都将直接对标欧洲高档车型的总装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