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昆山工厂粉尘爆炸68人遇难
昆山工厂粉尘爆炸68人遇难
[发布时间]2014/8/8 0:00:00  [访问次数]
昆山工厂粉尘爆炸68人遇难
发布时间:2014-08-03 00:00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网络编辑:刘冬

8月2日,工作人员在清理爆炸事故现场。

8月2日,市民在昆山市的一处献血站献血。

8月2日晚,昆山市民在昆山市民广场哀悼死者、为生者祈福。

  本版图片均为新华社发

  2日7时37分许,江苏省昆山市开发区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导致68人死亡,187人受伤。

  据介绍,事故发生时车间共有264人,其中261人打卡上班,3人来厂办事。68名遇难者中,44人当场死亡,24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初步判明系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疑因粉尘爆炸引发。两名企业负责人已被控制,具体事故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最高人民检察院已派员赶赴昆山,会同江苏省三级检察院介入调查。

  血站告急市民踊跃献血

  记者当日13时在发生爆炸的车间门口看到,车间中部位置外墙损伤严重,爆出两个大洞。车间所有玻璃碎裂,部分墙体只剩下钢筋结构。在车间门口,随地可以看到衣物、鞋子等,该车间的外墙部分被爆炸引起的烟火熏黑。爆炸车间对面的车间,也受到不同程度波及,在爆炸中心50米左右地上都是碎玻璃,爆炸的车间有一处围墙坍塌,爆炸冲击波把重型设备炸出了车间外墙。玻璃和部分塑料棚损毁。

  昆山工厂爆炸事故发生后,昆山血站急需各种血液。昆山市红十字会血站发布此消息后,市民纷纷前往各个献血点积极献血救治伤员。据献血点工作人员透露,当日昆山市内接受约400位市民献血,是往日的10倍左右。

  据记者了解,目前,伤者分别安排在昆山、苏州、无锡、上海、南通等地医院救治。

  国家卫计委指定的事故前方医疗专家组成员、上海瑞金医院烧伤科主任医师张勤沉痛地说:“我从事烧伤治疗长达27年,从未看到如此严重致命的爆震伤。送往医院的一些伤员已经离世,预计接下来死亡率会很高。”

  曾有职工举报涉事企业污染

  记者了解到,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创办于1998年,是一家外商独资企业,系美国通用汽车指定供应商。该公司核心业务是生产电镀铝合金轮毂,月产量达8万余片。其官网显示,该公司已通过ISO14001:2004、ISO TS16949:2002及美国OEM认证,现有厂房面积4.8万平方米,职工450名,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生产经验,建成4条现代化全自动电镀生产线。

  一位熟悉企业情况的人士透露,这家企业污染很厉害,其员工曾多次反映,洗过的衣服晾晒后往往都还附着一层脏东西。“这家企业的职工以三四十岁者居多,主要从事抛光等工种,污染大、技术含量不高,一般青年人都不愿意干,干长了会得职业病的,但据说收入不错。”这位人士说。

  事实上,早有网民称,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环境非常不好,宿舍也很老旧……反正里面的一切设备都是非常老旧的”。有现场围观群众告诉记者,这家企业不仅污染严重,而且一直存在安全隐患。听说还有职工去举报过,不过没听说企业被整顿,一直都在生产。

  同类事故频发

  2010年以来,全国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企业粉尘爆炸事故时有发生,已成为冶金等工商贸企业安全生产中的突出问题。特别是2010年2月24日河北省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的玉米淀粉粉尘爆炸事故,造成19人死亡、4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773.5万元。

  一再发生的粉尘爆炸事故早已引起国家安监部门的高度重视。2011年5月初,国家安监总局下发《进一步加强冶金等工商贸企业粉尘爆炸事故防范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造成粉尘爆炸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一是企业对粉尘作业危险性认识不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不到位;二是企业安全投入不足,作业现场通风、除尘、防火防爆等安全设备设施不完善;三是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力,作业人员缺乏相关的安全知识;四是部分地区对冶金等工商贸企业涉及粉尘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监督管理针对性不强,存在薄弱环节和漏洞等。

  然而,通知并未能遏制粉尘事故的发生。就在上述通知下发不到20天,富士康成都公司就发生粉尘爆炸事故导致3死15伤。2012年8月5日,温州市瓯海区一幢民房在生产中发生铝粉尘爆炸导致坍塌并燃烧,造成13人死亡、15人受伤。

  2012年8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再次印发通知,在全国深入开展铝镁制品机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治理。

  今年以来,我国又发生了多起粉尘爆炸事故,危害性较大的就有5起。其中,发生在4月16日的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一起硬脂酸粉尘爆炸事故,造成了8人死亡、9人受伤。

  据昆山事发企业一位不愿具名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这些年,通知来了一箩筐,层层检查也是家常便饭,但来人了做做样子,过后还是老样子,没见企业真正有什么行动。”

  小知识

  粉尘如何爆炸?

  经初步调查,此次事故原因可能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遇明火导致爆炸。按照相关规定,粉尘车间严禁明火。那么,汽车轮毂抛光车间缘何会遭遇爆炸?

  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张礼敬说,当粉尘悬浮于空中,达到爆炸浓度极限时,遇到火源(包括明火、静电、摩擦等)就会发生爆炸。至于造成伤害大小,和粉尘量、空间及作业现场人员密集程度等都有关。

  相关专家表示,粉尘爆炸属于工厂爆炸事故里最具危害的爆炸之一,作业车间越是密闭爆炸威力越大。早在1987年,黑龙江哈尔滨就曾发生了一起造成58死、170多人受伤的粉尘爆炸事故。

  现场一位专业人士表示,粉尘爆炸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达到一定的浓度,二是要有明火。按照规定,这种车间的安全要求极高,无论是粉尘浓度、通风还是明火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附近企业员工告诉记者,这家企业早上7点半上班,事故发生的时间正处于早班和晚班交接期间,人员混乱,事故发生或与此有关。

  快评

  谁该为如此惨烈的事故负责?

  8月2日,江苏昆山一企业车间突发爆炸,导致68人死亡、百余人受伤。而就在两天之前,江苏常州一化工厂仓库同样发生惨剧,猛烈火势持续了8小时之久。安全事故不时发生,暴露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着种种漏洞,更突显出相关安全生产监管的缺位与乏力。

  根据调查,昆山“8·2”爆炸事故初步判断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遇到明火引发爆炸。虽然准确原因仍有待进一步查实,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早在2012年,国务院安委会就曾印发通知,在全国深入开展为期3个半月的铝镁制品机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由此,我们不禁要问,相关主管部门当年是否曾对昆山这家事故企业进行了检查,并督促其落实相关安全责任?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这家企业究竟是在一种怎样的监管环境下生存下来的?

  每一次事故或许都源于很小的疏忽,而每一次很小疏忽的背后,向来都有监管的缺位——有关部门对企业的监管形同虚设,必然放任企业在日常生产中形成日渐散漫的作风,这显然是酿成今天恶果的重要原因。

  很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并非缺乏相关制度规定。比如有关粉尘爆炸的问题,国家早就制定了《粉尘防爆安全规程》,这为我国相关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及相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提供了重要依据。粉尘爆炸事故近年来反复发生,仅今年全国就发生过多起,足见相关企业的安全意识不强,相关监管部门的工作存在疏漏,这才使得相关规定未能得到有效的落实。

  落实安全生产,需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大于天”的理念。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只有真正把安全生产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才能防止“头脑松懈”带来的“行为松懈”。作为监管部门,更要通过有效的监管手段,强化企业的安全生产理念,切实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

  汲取血的教训,强化安全生产,是相关企业和监管部门必须正视的问题,更应以此事故为契机,查明事故原因,严格依法依规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切实把安全生产制度落到实处,不让血的教训重现。

  (综合新华社报道)

 
关于我们服务条款和声明广告服务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14040435 京B2-20070152 域名注册服务批文号:信部电函[2005]263号 京ICP证000012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0217035号

Copyright © 2010-2011北京眼镜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