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受最大降雨考验的背后 [发布时间]2016/7/22 0:00:00 [访问次数] |
20日18时许,大雨瓢泼。 广渠门桥下凹处,纷落的雨水顺着路两侧涌入排水沟。路过这里时,很多司机本能地踩一脚刹车,但是,今年的路面没有积水,车辆通行井然有序。 根据市气象台的统计分析,从7月19日凌晨持续至20日深夜的这次强降雨,全市平均降雨量及城区平均降雨量均已超过“7·21”特大暴雨。但是4年前的暴雨中,广渠门桥的排水系统已基本瘫痪,一名司机在积水中不幸溺亡。 同为过程雨量大、降水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两次降雨,造成的影响却迥然不同。“7·21”特大暴雨后,北京市痛定思痛,设定更高的城市规划标准,改造旧有排水系统,层层建立应急机制……所有努力,都在持续40多小时的大暴雨中得到了检验。 平稳应对今年主汛期首次强降雨,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北京市应急机制和防汛能力的不断进步,更是城市建设理念和管理能力的明显提升。 排水大升级,四年磨一剑 广渠门桥西南角,近邻京山线的,是“7·21”后新建的夕照寺泵站。前天,它首次实现最大设计负荷,共排出22万立方米的积水,彻底解决积水断路难题。 “四年磨一剑啊。”说到这里,北京排水集团第一管网运营分公司副经理姜明洁不禁有些感慨。 靠近蓄水池入口,能清晰听到水流的声音。在前天的大雨中,积水不断通过3台大型水泵向外排。在蓄水池的南部,地下暗藏着10台大功率水泵。 正是它们,让整个桥区的防汛能力从2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保证了整个广渠门桥区在大暴雨面前安然无恙。强排水泵的抽排能力每秒钟能达到14立方米,一小时就是5万立方米。“也就是一眨眼,14吨水就出去了。”姜明洁说。 在下凹式桥区,排水泵站的作用无疑至关重要。据北京排水集团防汛办公室主任夹尚宽介绍,从2012年起,北京分3期启动了城区75座下凹式立交桥泵站的改造,一期20座泵站和二期23座泵站已全部具备防汛能力。三期的31座泵站已有25座泵站具备防汛功能,剩余6座按计划将在年底完成。 按照目前的能力计算,泵站总抽升能力由每小时37.6万立方米,一下子提高到每小时69.6万立方米。按这种抽升能力计算,不到3小时,就能达到一个昆明湖的水量。 此外,今年北京市还在桥区新建了雨水调蓄池55座,增加蓄水能力19.04万立方米,而在2014年、2015年汛期,蓄水能力也实现了8.2万立方米、10.4万立方米的迅疾增长。 强力排水设施和大容量调蓄水池并肩作战,大大增强了城市应对积水的能力。“7·21”时,中心城区形成了91处积水点,其中84处为下凹式立交桥。而在排水集团20日实时发布的21处积水点中,莲花桥、安华桥、五路居、丰益桥这些曾经年年都上“黑名单”的下凹式立交桥全都没有发生积水断路的情况。 新建的系统还实现了强大的储水能力。决策者和规划师将目光落在了城市的每一处绿地、每一处公园和每一片水面上。临近河道的,雨水则成为补充城市景观用水的最好来源。“7·21”特大暴雨后,北京市陆续在河道附近规划建设了73处蓄洪滞区,能容纳超过1000万立方米的雨水,相当于最多能为北京留下20个昆明湖。 以莲花桥旁边的莲花池为例,在中心城结合绿地,建设了71处绿色生态调蓄区,西城外国语学校操场等23处调蓄区则结合了广场、体育场等设施建设,另外还有万泉河等5处可利用河湖调蓄。 理顺行洪脉 建成“安全网” 地下,建立起一整套自2012年以来重新规划设计、重新修建、如今重新服务于城市暴雨时疏浚积水的体系。而在地上,一系列修复破损堤防,清除河道淤积物,拆除阻水建筑物,提高河道行洪标准的行动也在进行。 它们令错综复杂的地上河湖,在前天的大雨中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大石河是房山水网中的主干河流,自该区西部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流至琉璃河镇祖村,在当地一直被亲切地称为“母亲河”。大石河是一条季节性河流,每到雨季才有河水流经。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河道两岸充斥着各种农家乐、砂石厂、鱼塘、围堰等违建,严重影响其行洪能力,因此在2012年的“7·21”特大暴雨中受损严重。 刚刚过去的强降雨中,大石河瞬时流量峰值达到了惊人的每秒1080立方米。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大石河中下游的2号桥。从桥上望去,疏浚过的河道十分宽阔,水面波澜不惊,河道两岸植被一层新绿。顺着桥面向下,是一座新修的人工湖。即使汛期湖面没过了下层小路,游客仍可以在上层观光游览。(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这座湖在雨季蓄水滞洪,非雨季还可以引入再生水保持水景。”房山区水务局工作人员介绍,自2013年开始,房山区启动了对大石河的治理,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房山区还注意河道两岸绿化,兴建滨河公园,使得河道在汛期内能够行洪,日常也能作为景观使用,从而为附近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大雨中,房山区平均降雨量达到225.2毫米,但区内的大石河、小清河河道却未见漫溢情况,行洪排水均保持通畅。不仅在房山,丰台区马草河、丰草河、九子河,石景山区人民渠,这些曾在“7·21”特大暴雨中行洪薄弱的河道,在此次暴雨中均保持畅通无阻。 中小河道是行洪之脉,是防洪安全的重要保障。从2012年到2016年底,本市对全市中小河道开展治理。目前,已基本完成1460公里河道治理,河道拓宽疏挖、河堤整修加固。此次降雨,全市河道没有发生漫溢,未出现堤防垮塌和明显险情,形成了一张行洪畅通的“安全水网”。 市规划委信息显示,本市对朝阳、海淀、丰台等9个区的百公里骨干排水河道进行了综合治理,防洪标准从治理前的不足5年一遇提升到10年或20年一遇标准,重点河流已经提升到50年或者100年一遇。 分级预警,建成防汛全体系 19日早7:30,北京上空阴云笼罩,大雨欲来。 早9时,一场电视电话会议在市防汛指挥部大会议室召开。一整面墙的电视屏上,全市20余个部门、16个区主要负责人全部在线。 “根据会商,我们建议发布暴雨蓝色预警。”所有与会部门同时收悉这一信息,第一时间,防汛IV级响应启动。 “嘀嘀嘀”,市民的手机上出现了全网群发的暴雨蓝色预警提示。对于普通市民来说,这是合理安排出行的提示,而对于全市防汛工作人员来说,则意味着按照预案及时到岗。 蓝色预警发布后,全市共有5.5万防汛人员各就其位。道路交通、地下管线、地质灾害、旅游行业、综合保障等各行业专人专岗,道路、桥梁、河湖等重点部门专人值守。 南岗洼路段曾是“7·21”特大暴雨中受灾最重的路段,被困雨中的人们最后只能爬上车顶逃生。 从获知预警信息时起,首发集团就在桥区上下行方向,现场值守两组人马,紧盯着桥下标尺线。泵站内设备也已经做好准备,监测系统根据积水实时情况,就会自动开启。 随着暴雨越来越急,水在高速路两侧的边沟里越积越深。“水这就上来了。”还没等前方打来电话,水情已经出现在监控屏幕上。 大约下午两点,南岗洼路面水深超过25厘米。现场值守的首发养护公司副经理景海林立刻拿起电话通报情况。几分钟后,水涨到27厘米的警戒线,京港澳高速北京段全线正式封路。 早已备好的锥桶、指示牌、警示灯上场,社会车辆还没到积水区就被引导原路返回,杜家坎收费站开始向车辆提示绕行路线,极大保障了人们的出行安全。而这一切,前前后后只用了10分钟的时间。 四年间,本市不断完善防汛指挥体系。新建的“1+7+5+16”指挥体系,能有效保障汛情指挥工作高效有序。 市防汛办高级工程师谢艳芳介绍,以前的防汛指挥体系是1+N,在1个防汛指挥中心下面,就是若干部门、区县。这种扁平化的指挥体系容易造成指令不到位、落实慢、针对性差的问题。而现在,1个市防汛指挥中枢下面有7个专项分指挥部、5个流域防汛指挥部、16个区级防汛指挥部。立体化的防汛指挥体系将防汛责任制落实到每一级政府、每一个行业、每一条街道甚至每一个责任人。市防汛指挥中枢可以直接与重点汛情单位进行会商,汛情第一线的工作也能实时传送到指挥中枢,实现了指挥布控的全面覆盖。 市防汛指挥中心汇集全市800处雨量信息、100处道路积水信息、120处河库水情信息,及时向天津、河北防汛指挥部通报,三地共同会商防汛。 气象部门实行分区域、分时段的“渐进式预警”、“递进式预报”和“跟进式服务”,对不同地区分别预警,实施滚动预报。 市交通委针对易积滞水的路段,备下508条公交线的绕行方案。 运输管理部门确定17家规模较大的出租汽车企业作为定点保障企业,每日备班车辆3200辆,保障运力。 国、市、县三级道路219处,高速公路44处,农村公路260处易发生地质灾害点段,全部采取设置警示标志、挂网等措施进行防护,并派专人值守。 排水集团四年间展开作业速度由原来的30分钟缩短到15分钟,并对抢险抽排位置、检查井及雨水箅子重要设施进行坐标定位,进一步提高远程指挥决策能力。 …… 完善、科学的指挥体系、预案体系、应急体系使各个防汛子单位在全市织成一张网。防汛人员犹如一个个零部件,一旦听到启动信号,立刻开始按照预定方案进行工作,成千上万个零部件一一启动后,整部机器便紧张有序地运转起来。 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让北京在遭遇和“7·21”同级别的暴雨时能够平稳度过。当今年以来的最大一次主汛期降雨不期而至,多项降水数据全面超越“7·21”时,北京以四年间打造出的过硬实力,顺利经受了这次绵延40多小时的大考。 |